ESG(环境・社会・治理)基础知识指南

什么是ESG?

ESG 是“Environmental(环境)・Social(社会)・Governance(治理)”的缩写,是用来评价企业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种指标体系。

近年来,无论是投资界还是企业经营者,都越来越重视 ESG 要素,认为它们代表了企业的“长期价值”与“社会责任”。

ESG的三个核心要素

  • 环境(E): 减碳、节能、环保、资源循环利用
  • 社会(S): 员工多样性、人权尊重、供应链伦理、地区贡献
  • 治理(G): 公司治理结构、信息公开、风险管理、防止舞弊

为什么ESG很重要?

  • 投资者越来越倾向于支持有“长期责任感”的企业
  • ESG表现良好的公司更能吸引 ESG 投资基金
  • 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,ESG已成为“基本门槛”
  • 日本大企业纷纷将ESG纳入中期经营战略中

换句话说,ESG 不只是“做好事”,而是“更能持续发展的新经营标准”。

ESG的代表性话题

  • 碳中和目标: 多数日本大企设定2050年脱碳战略
  • 女性管理层比率: 政府推动企业提升性别平等
  • 工作方式改革: 推行远程办公、多样化雇佣制度
  • 供应链管理: 确保合作伙伴也遵循环保与人权标准
  • 反舞弊与信息公开: 提高透明度与外部信赖度

ESG相关职种与部门

  • ESG战略企划部门
  • IR(投资者关系)/CSR(企业社会责任)部门
  • 可持续金融顾问 / ESG评级顾问
  • 法务・治理改善顾问

文科生若具备金融知识、政策理解与沟通表达能力,也能积极参与 ESG 推进项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