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ML(反洗钱)基础知识指南
什么是AML(反洗钱)?
AML 是 “Anti-Money Laundering” 的缩写,中文为“反洗钱”。
它是指防止通过银行、证券、保险等金融机构,将非法取得的资金“伪装成合法收入”并流入经济体系的行为,是全球金融合规管理的核心领域之一。
AML 涉及法律、系统、流程、人力等多方面的控制手段,常与反恐融资(CFT)一起被提及。
洗钱的典型三阶段
- 安置阶段(Placement): 将现金存入银行、换成金融资产、分散转账等
- 分层阶段(Layering): 通过复杂交易混淆资金来源,如跨境转账、多账户交易
- 整合阶段(Integration): 将“清洗后”的资金用于投资、不动产、企业运营等合法领域
AML 的任务就是在这三阶段中设置“阻断机制”和“监测系统”。
金融机构中的AML对策
- 客户尽职调查(KYC): 确认客户身份、背景、真实意图
- 交易监控: 系统自动筛查异常交易(大额、频繁、跨境、不符合客户画像等)
- 可疑交易报告(STR): 发现异常行为后,向金融厅或相关机构报告
- 名单筛查: 对客户与交易对象进行制裁名单(FATF、联合国、OFAC等)比对
- 员工教育与制度整备: 建立合规体制并定期培训
AML相关职种与适用行业
- AML合规专员: 日常监控与报告制度运用
- KYC分析员: 审核客户资料、风险等级分类
- 金融系统开发人员: 构建交易监控系统与筛查引擎
- 金融顾问・事务人员: 面对客户执行KYC与定期确认
银行、证券、加密资产交易平台、保险、支付公司等所有涉金融流通的机构均须遵守 AML 相关法律与监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