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S(资产支持证券)基础知识指南
什么是ABS(Asset-Backed Securities)?
ABS 是 “Asset-Backed Securities” 的缩写,中文称为“资产支持证券”,日语中通常写作「アセット・バック証券」。
它是一种通过将未来可预测现金流的资产(如贷款、应收账款、租赁费、房地产收益等)打包,并通过SPC等结构发行证券,从而实现融资的金融手段。
ABS 是金融结构化中的重要工具,广泛应用于不动产金融、汽车金融、消费金融、教育贷款等多个领域。
ABS的基本结构与发行流程
- 原始权益人(Originator): 提供原始资产的公司(如银行、不动产企业)
- SPC(特设目的公司): 接受资产并发行证券,通常为法律上的中立实体
- 资产服务人(Servicer): 实际收取资产对应的现金流(如租金、分期还款)
- 投资者: 购买ABS并获得未来现金流收益
- 信用增级机构: 评级机构、担保公司等提升证券信用度
ABS项目的核心在于将原本流动性不高的资产“证券化”,并将信用风险转移给市场。
可作为ABS标的的资产类型
- 住宅贷款(RMBS: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)
- 信用卡债权
- 汽车贷款
- 租赁应收账款
- 不动产租金收益(商业用房、公寓)
- 学费贷款、医药分期等特殊债权
不同资产类型的ABS在期限结构、违约风险、流动性等方面各有差异。
ABS的优点与用途
优点 | 说明 |
---|---|
融资多样化 | 企业可将未来资产变现,拓展资金来源 |
风险分散 | 通过结构化分层(优先 / 次级),实现不同风险收益匹配 |
不计入表内负债 | 有助于财务结构改善(取决于会计处理方式) |
提高资产流动性 | 原本不易出售的债权得以交易 |
ABS 也是监管改革后被鼓励发展的一种“市场型融资”手段,受到日本金融厅、企业财务部的高度重视。